我校开展“‘警’防诈骗 携手共筑”拉网式反诈宣讲专项行动

作者:保卫处 日期:2025-04-16点击:14

近日,我校联合属地公安开展拉网式反诈专项行动,通过214场“浸润式”反诈宣讲、反诈知识测试、反诈承诺书签订等活动,构建起覆盖一万余名全体在校生的全方位、立体式反诈教育网络。

真实卷宗进课堂,反诈知识“够味”更“对味”

宣讲前,保卫处与九里派出所经过多轮集体备课,对近两年学生受骗案例进行脱敏处理,分类梳理出虚假交易(占比40%)、刷单返利(占比13.85%)、冒充熟人(占比15.38%)、色情诈骗(占比16.92%)四大高发类型案例,形成拥有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心理分析的校园反诈案例库,将真实卷宗转化为教学素材。“坚持做到每一场宣讲的案例都保持动态更新”,力求“今日发生案例今日用起来”,用“身边案例教育身边人”。宣讲课上,九里派出所刘沛丰警官展示了本周“00后”学生小张的受骗聊天记录:从最初5元返现到最终被骗6700元,48小时的聊天截图像解剖标本般展示着诈骗全流程让每位学生从被骗案例中吸取教训,以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向学生“滴灌式”宣传反诈知识。

靶向拆解新套路,反诈宣“走心”又“入心”

宣讲团队创新采用套路解剖+流程推演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视角揭露校园生活中常见诈骗类型手法套路以及上当受骗心理历程现场还原“跨国包裹诈骗”全链条,真实演示“AI换脸”技术如何伪造亲属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诈骗的渐进性渗透。民警令军应真实发生的贷款案为切入点,将诈骗手法拆解成画大饼连环收割——承诺变空气”三段式套路提醒学生切勿因好奇或贪图小利而陷入骗局“骗子的话术环环相扣,连标点符号都在操控情绪”参与备课的保卫处副处长缪斯指出,宣讲着重强调沉浸式复盘,通过逐帧分析诈骗话术,让学生看清馅饼背后的陷阱”。

互动教学出实效,反诈宣传有“笑果”更有“效果”

反诈宣要做到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悟”,九里派出所所长张兵提出要求。提升宣传效果,反诈宣讲团的警官们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诙谐幽默的语言通过情景式讲解、沉浸式互动、靶向式宣传,以情境再现、角色扮演等生动形式,重点剖析虚假交易、刷单返利种典型骗局,并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被骗经历同时针对学生群体易发的“帮信罪”,宣讲警官以案说法,避免学生落入“高薪兼职”陷阱成为“帮信罪”的帮凶,有效增强学生对电信诈骗的防范、鉴别和自我保护能力 

测试承诺齐上阵,筑牢思想防线“双保险”

为巩固教育成果,学校在“扫班式”宣讲后同步启动“双保险举措。建筑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参与反诈知识线上测试,“测试题里出现的‘免费皮肤领取’陷阱,上周刚在游戏群里遇到过建筑工程学院刘同学坦言,“通过系统学习,现在能快速识破此类骗局了”。信息工程学院发放并签订《校园反诈承诺书》,承诺“不参与刷单返利”“不轻信网络兼职”“不配合屏幕共享”“不点击陌生链接”等十项条款,回收签署率达100%,并将承诺书内容纳入学生诚信档案。信息工程学院副书记孟丽萍表示:“签订承诺书不仅是仪式感,更让学生在落笔时强化责任意识”   

三级联防形闭环,构建校园反诈“生态圈”

漫步校园,学校宣传栏里的电诈警情海报、食堂电子屏滚动的警示视频、宿舍每级台阶上的反诈标语,共同织就校园生动立体反诈宣传网络。学校同时建立三级联防机制:保卫处、学工处与属地公安设立24小时电诈骗警情通报站,学院组建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构成的反诈小组,宿舍楼推行“安全信息员”制度确保学生一旦遭遇诈骗,学校快速响应、快速提醒、快速制止。配上公安机关的电诈监测系统,今年已提前阻断3起潜在诈骗。“反诈教育要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学校保卫处处长杜庆深介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反诈战争中,学校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正将安全意识转化为学生终身受用的第六感”。正如化学工程学院听完宣讲课的陈同学所言:“现在我们遇到可疑信息,就像闻到食堂糊味会自然警惕反诈概念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这种深入骨髓的安全意识,或许正是构建平安校园最坚实的基石。

今后校仍将坚持责任不减、思想不松、要求不降的原则,围绕“压降案件数量、提升防范成效”的目标,以“整改+预防”双轮驱动模式,加强警校联动加快预警完善加大教育力度,持续深化校园电信网络安全工作,确保防范工作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全链条、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推动校园安全工作形成闭环,让学校师生真正做到防患于心反诈于行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新闻来源:保卫处 缪斯 蒋青青

新闻初审:保卫处 杜庆深

新闻摄影:保卫处 朱太尚

编辑:缪斯

审核:张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