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省教育厅十四五规划视频会葛厅长讲话录音整理稿

发布者:xjzx01发布时间:2021-03-30浏览次数:1775

十四五”规划视频会议葛厅长讲话

录音整理稿

省委总结了“十三五”期间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对“十四五”期间和2035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和规划,按照部署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的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编制的培训会,主要任务就是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部署要求,回顾总结十三五时期全省教育发展的经验,研究分析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深入推动全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今天上午安排了两位专家来给大家做辅导报告,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听讲,并且把相关内容和我们各个学校各个地方的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编制工作能够顺利的得到推进。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我想讲三点意见,概括起来是三个更。

第一个要以更高的站位认识规划对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的战略导向作用。大家知道去年我们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确立了我们要把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作为今后和很长一段时期我们江苏教育的重要任务。今年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们要建设教育现代化教育强省,我的体会就是在江苏贯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具体行动。

大家知道总书记曾经指出的要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开始就叫计划,这一重要论述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凝练概括了规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的独特作用。

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各方智慧,汇聚各方力量,制定和形成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是全党上下和全国各族人民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进,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一个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

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出台了13个五年规划,大家知道最早是叫五年计划,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规划的制定过程就是凝练共识的过程。所以规划制定过程和规划本身一样重要。教育发展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教育领域的深化、细化和具体安排,是指导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制定教育重大政策的重要依据。

十三五以来,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江苏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2019~2022年,教育改革发展迈出了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全省教育发展规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那么基本的判断是正处于从世界中上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历史新起点。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

表现一是教育普及程度提升到了较高的水平。全省现有的各级各类学校15,000余所,在校学生超过1500人,专任教师接近100万。中等和以下教育的毛入学率均达到或者接近学前教育,我们要超过98%,义务教育巩固率超过100%。高中阶段教育接近或达到百分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4年51%我们就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全国是2019年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所以我们从14年的51%提高到了去年的60.2%。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4年的14.31年提高到现在的15.32年,提高了1.01年。我们新就业的劳动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是达到5个月以上。

二是教育公平有效保障。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5%,这是今年省委省政府对教育战线提出的一个非常高的要求。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任务,实现了这个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公民同招。今年近90%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标准。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要达到99%。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87%。在我们省的再册再帐的疑似辍学学生已经全部的动态清零。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了所有的公办民办学校和所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

表现三是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教育部组织的质量监测,经合组织的PISA测试中,成绩均位居前列。我们的文化课成绩是非常好的,省政府和教育部联合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们实现了11连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技能大赛我们获得了9连冠,我们江苏的20所高职院校入选了国家的双高计划,15所高校入选了国家的双一流建设高校,43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我们有30所高校的159个学科进入了ESI的千分之一。4年前2016年我们只有79个,4年翻了一番。

表现四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高考综合改革,义务教育公民同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等重点任务顺利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方面,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311个,占到全国的13.6%。来苏留学生规模年均增长13.5%,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数据就是学历生年均增长22.6%。我们20所高校在境外有36个办学机构和项目,这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表现五是服务发展成效显著。比如十三五以来,我们累计本科以上的毕业生121万人,其中研究生超过18万人,在省内就业创业的比例超过70%。有媒体说我们江苏办的学校很多,我们培养的学生都到其他省里去了,我给我们前战线的同志们澄清不是这样的,我们已经保持多年,江苏是高校毕业生净流入省份,就是说我们培养的江苏的学生是少于在我们江苏就业的学生,是全国的高校在为江苏做贡献的,所以不是说我们的学生跑到外省去,所以这些新媒体非常不负责任的,这是谣言。

我们全省高校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75个,高效的供货科技经费793亿,比十二五期间同比增长了58%以上。高校与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建有各类产业学院5996个,接近6000亿,转化推广先进科技成果超过了10万项。今年年初的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中国高校专利转让的百强校。我们江苏有22所高校入围,所以是最多的。

回顾十三五以来,我们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教育部的有力指导,得益于教育战线的通力合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其中也体现了规划制定实施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规划的作用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

一是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规划必须将具有鲜明特色品质的科学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才能从根本上、全局上、战略上把握规律和形式,推动改革发展。十三五以来制定实施的教育规划,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科学理论为指引,统筹谋划事业发展。

二是指明发展方向。通过编制实施规划,紧紧围绕党中央确立的战略目标,将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方向,把党内教育的全面领导贯穿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同时对接融入了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

三是明确了形势任务,我们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有序推进,离不开规划对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对各项工作的提前部署。十三五以来,我们判断我们省教育供给的单一粗放,是教育发展的主要资源因素。在规划中将发展公平优质的继续教育,基础教育,发展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着力解决教育运行内向与社会参与不充分等问题。

四是总结提炼出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对形势任务做一些分析研判,然后去提出指导性的意见,确立实施路径,通过编制规划为我们勾勒出了全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既明确了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又将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安排,总结提炼出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比如在编制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的时候,我们首次设专章,阐释了规划实施的路径。

五是凝聚共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调查研究,衔接协调,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环节都很重要。这些环节就为汇集众智,惠及重力,凝聚共识提供了平台,编制规划的过程,就是形成一种共识的过程。

大家重视说规划最后的文本怎么样,其实形成文本的过程很重要,各个学校各个地方都要通过编制规划,大家广泛的参与讨论,反复的研讨。我们所处的阶段、发展的各种利弊条件,以及我们教育未来发展的走向,是一个凝聚共识的过程。公布规划后成为社会各方共同而且主动的行动指导。这样有利于形成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稳定预期,既是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也为各方了解支持和参与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提供重要的渠道。

第二个更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更高的层次上谋划实施教育改革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们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对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作出展望,明确了十四五发展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要求和战略任务,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谋划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准确把握十四五教育发展环境面临的复杂深刻变化,奋力推动我们江苏走在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前列。五中全会出台的建议非常重要,我们各个高校各个地方,各级领导,还有我们起草班子一定要花时间到保密室里头去学习,因为这个文件对我们制定好规划非常重要。

而且里面有许多重大的判断,对我们做好今后几年的教育工作是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大家一定要花精力到保密室里去学习去领会,这样我们的才能为我们规划编制的提供纲领性的指导。在谋划的过程中,我们把握好4个变化:

第一个是把握好发展阶段质量。十四五时期我们国家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内涵特点,是谋划好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依据。

从世界发展的大势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调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们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以确定性的工作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风险挑战,把教育置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这一重要先手棋布局好。

从国内发展环境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江苏接近19,000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民对美好生活要求不断提高,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国内发展环境有很多,大家去看一看,特别是专业性专业的经济方面的一些分析的可能更透彻一点。

从教育发展态势看,当今世界也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教育模式、形态、内容和学习方式,如何确保教育公平和有质量的发展,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已成为各国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等前期的基础性材料也是很重要的文本,大家也要花一点时间再去看一看,包括和这两个文本相匹配的一些专家解读的文章。

第二个把握好发展格局之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要找准教育在双循环中的定位、着力点,不断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项目结构。

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坚持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当前我们省主要经济指标均占全国的1/10以上,制造业规模占全国的1/7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5%左右,正处于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

但教育供给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有待加强。比如我们全省43个一流建设学科的近一半,和我们省产业发展关联度的不是太高。区块链人才存量,就现在比较火的区块链,人才存量排名前10的城市中,江苏没有一个。再比如我们全省高职院校里头,以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财经贸易大类为例的,90%的高职院校都举办这种财经商贸类在校生占全省的1/8。

另外一方面要坚定扩大开放的战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不是要我们关门搞教育,只有充分吸收借鉴世界先进办学经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综合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才能够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当前逆全球化浪潮暗流涌动,但各国自然禀赋比较优势不同,资本趋利性本质没有变化,科技创新扩散和降低社会成本的特点不会变化,决定了回流都是阶段性的,短期的交流合作仍然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加强愿意和我们合作的国家地区开展广泛的教育交流合作,同时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国际合作现在我们遇到一些障碍,我们不是打退堂鼓,而是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国际合作,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当然要把特别是要注重效率,提高我们的合作效率。

第三个把握好发展动能指标。当前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与人才的竞争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必须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我们强调三个方面,一定要走质量提升之路。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指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些年全省各类学校硬件水平明显提高,但条件改善只是手段,质量提升才是目标。要增强对创新发展的支撑力,大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扛起应有的担当。

同志们,五中全会出台的建议,8项举措,第一项举措是什么?战略科技力量引起很大震动。你看现在我们跟美国竞争最后表现在科技有没有原始创新?要创新靠什么呢?靠教育,投资教育结合着巨大的使命,其实既包括培养研究生人才,也包括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所以教育在这里头教育肩负着巨大的使命,是中国的我们从大国走向强国,必须要迈过的。

第二个方面是要走多元智能,我省高等教育有高原缺高峰,不少学校存在贪大求全的倾向,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发展一流多元的高等教育。一流不是让学校在所有方面都追求力压群雄,而是鼓励学校统筹考虑发展所需,找准自身所长,在不同方面争创一流。不同方面争创最典型的双一流学校,同志们,我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院,特色就是气象,在国际上顶呱呱叫的响的,我们不缺学校,缺的是有特色的学校。所以我们在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时候,要把打造特色作为我们的重要任务,多元不是把高校分成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要通过对不同类型高校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支持政策,引导高校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同类竞争,形成特色。

第三个方面是科学评价制度,评价问题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今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直面矛盾,魄力结合,明确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我们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研制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以点带面,推进我们省教育评价改革,改进和完善党委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主义倾向,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共同营造良好环境。

第四个把握好发展定位质量。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候提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这是我们谋划十四五的总目标、总纲领、总要求。在2021年的工作安排里,我们也要把两争一前列作为考核各个领域工作的一个重要重要标准。

就教育而言,争当表率就是要立足于新阶段新要求,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在全国做表率。争做示范就要立足新发展格局大坐标,在提供高质量教育供给,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上发挥示范作用,走在前面。要立足我们省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现实基础,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教育长期处于全国第一但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也面临不少压力。一是生源迅速回升,对教育资源供给带来的压力。十四五期间全省学龄人口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定下了高等教育基调,实际是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招生生源起步回升了第一年,一直要到升到什么时候升到现在的?小学三年级。今年的小学三年级要连续升9年。今年我们18岁人口是61.8万,这个数据因为是理论数据,所以因为我们的统计制度设计的。小学三年级在校学生是1万,小学二年级是100万,小学一年级是98万人,缓慢下行。所以制定规划是考虑到生源的变化。各级各类教育增量需求巨大,存量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据初步测算,预计到2025全省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将达到1307万元,较2019年增加131万人,仅解决新增学龄人口入学需求,就要增加学校近1000所,同时受高中阶段生源反弹影响,全省高等教育生源将持续大幅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省地方高校在校生将达到247万元,现在我们是208万是增长了将近40万,其中本科147万,专科100万,分别较2019年增加39万和27万。假如现有的学校规模不扩大,需要新增20所左右的本科高校。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布局结构带来的压力。目前全省城镇化率超过70%,大量的农业人口在中心城镇集聚,对城乡生源结构带来冲击。不少地区出现了城镇拥挤和农村空心的趋势。对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带来一定挑战。

从经济转型升级看,必须推动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科技体系等有效对接,加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有效有机衔接,为产业发展培育新动能,对接国家和我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作为创新载体,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目前我们省高校大部分集中在苏南,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高校的数量偏少,层次偏低。

三是兄弟省份竞相追赶带来的压力。近年来兄弟省份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在一些领域改革力度很大,形成了赶超态势甚至局部优势。比如广东近5年累计投入130亿元,大力实施高水平大学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从今年起,省市两级财政又投入超过百亿元,支持11所重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同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支持上海发起和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江苏要继续保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必须增强对标意识,借鉴兄弟省份好的做法,结合江苏实际,基层改革创新,加快走出一条具有我们江苏特点的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

第三个用更高的标准来做好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当前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下一步需要按照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进一步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充分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在变局中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争取编制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把各项部署变成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

具体有三点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编制规划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深入研究教育发展和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发展目标、路径、举措。一要研究全省教育发展的共性问题,比如素质教育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等。再比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而教育供给方式相对单一出发,教育运行内向,社会参与教育不够充分等等。

二要研究资源本地教育发展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及城镇化等因素影响,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重点也不尽相同。苏南地区受外来人口影响,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压力更大。苏中、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差距、校际差距矛盾的较为突出,办学条件仍需改善,尤其是苏北学龄人口的快速增长,新增办学资源的压力。

三要研究志愿高校事业发展的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前不久江苏高等教育学会召开了年会,在年会上我给大家交流了,现在我们高等教育发展最重要的背景是什么?我的体会最重要的背景就是普及化。在过去的20年研究西方教育,我们国家进入普及化阶段是去年2019年,江苏是2014年,普及化阶段以后,对教育的观念,教育政策,甚至教育制度都要有相应的调整。

就像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意味着高等教育成为国民的基本需求,过去我们都会跟大家说,出去上个大学就挺好了。现在没人把它当回事,上个大学算什么,大家上好大学问题马上就来了。上大学是绝对标准,上好大学是相对的。同志们,虽然说法是相似的,本质是不同的。由于我们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间短,观念质量等内在问题日益凸显。谋划十四五事业发展要深入研究,认真思考。

二把握规划特点,规划有其自身的文本特点,框架、体例和文字风格,必须把握好规划特点,按照规划自身的逻辑进行编制具体要有5点小要求。一是要思路明确。要找准发展方向,认真研究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资源因素,明确未来5年攻坚领域和重要环节,科学确定未来5年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对于能够掂脚一够的指标可定为学术选择,通过努力能实现的定位约束性指标,对表方向聚人性的指标可定为发展性的目标。

二是结构清晰、有条理,规划文本一般包括序言或者前言、发展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实施条件与保障等等,不能脱离大框架另起炉灶。

三是内容详实有数据,在重点任务谋划上,内容要全面。就地方教育规划而言,要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涵盖了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结构、教育保障。就高校规划而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这4个方面都应当涉及。在目标设置上要用数据说话,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准目标,搞社会科学的同志们,大家喜欢凭感觉是不行的,我们要拿数据去分析,去研究,去判断,

四是上下衔接有呼应,对接好思路目标和任务。比如与国家和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规划的衔接,与区域重大专项规划的衔接比较现代化,2035规划的衔接等,体现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国家规划和省级规划都非常重视项目化推进,这是中国特色项目。国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100个重大项目,我们省的十三五教育规划也谋划了八大工程,面向十四五要继续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计划,以项目凝聚共识,集聚资源,推动发展,

最后,科学规范编制,就教育领域的规划编制工作,教育部省政府教育厅都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各地各校要按时序进度稳步推进,具体是三点要求。一是坚持科学编制,要做好总结评估,梳理主要工作成效和经验。要加强专题科学预测分析,形势趋势,特别是新的形势变化,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提高规划编制的针对性和广泛动员参与,吸收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让规划编制成为民主决策,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的过程。

要坚持问计于民,通过网络登记建议,一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二是严格规范编制,切实履行规划编制的程序,加强和规范前期研究,衔接论证,征求意见,审核批准、规划发布等程序管理。特别要确保履行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等。

第三个具体要求就是完善落实机制,实施也是规划的重要内容,没有执行力的规划,无论谋划多么周全,言辞多么优美,终究这是纸上谈兵。要建立健全规划的总结评估组织实施,任务分解、实地调研等方面的具体机制,细化实施责任,严格跟进督查。在推进实施抓好落实的过程中,把规划蓝图转变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实效。同志们,十四五规划编制面临的形势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推动履行相关程序,努力编制出一部符合老百姓意愿,富有时代特征,推动教育发展的高质量规划。

今天我们请了两位专家,接下来请高书国教授给大家做辅导。书国同志是我在教育部时候的老同志,在规划方面有非常深的研究,接下来大家要认真的听讲了,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