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美育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宗旨和学校“双高计划”建设的目
,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努力开创我校美育工作新局面。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优化美育课程体系
根据学校印发《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细则》,明确学校体艺部是学校美育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负责落实教学计划和任务,把公共艺术课程全面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确保面向人人全覆盖,即每一个学生在就读期间至少攻读一门公共艺术类课程,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艺术教育课程的数量和质量。
1.优化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将公共艺术课程学习要求明确写入学生教学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核心课程设置,鼓励教师特别是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教师申报公共艺术类课程。在开齐开足规定的八门限选课的基础上,还开设了《乐理》《合唱基础》《体育美学》《舞龙舞狮》《徐州香包文化》《汉唐舞蹈》《柳琴戏》等课程共计12门,其中还包含8门网络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2.强化专业艺术人才的引领作用。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室内艺术设计等专业为引领,加强卓越拔尖艺术人才培养,造就文化底蕴丰厚、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艺术专门人才。同时,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开设了一系列专业美育课程,如在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开设《茶艺》,在艺术设计专业开设《花鸟工笔画》等,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由公共艺术教研室牵头,提升教师队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情怀与本领,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案例评比、榜样选树等方式,持续提升公共艺术教师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觉悟,丰富课程思政内容靶向供给,细化不同科目课程思政育人切入点,不断激发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切实推动公共艺术课程内涵式发展。2022年5月学校积极完成了江苏省高校美育大讲堂优课申报工作。陶园老师申报的电影《卧虎藏龙》配乐解读,充分挖掘电影配乐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内涵,引导同学们思考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生存策略,坚定文化自信。
4.统筹校内外美育力量,打造专兼结合优秀师资队伍。在学校整体学科规划布局下,体艺部充分发挥已有学科专业优势,推进校内外美育资源的汇集整合。目前,参与学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师共1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 人, 副高级 5人, 中级职称6人。其中硕士学历 10人, 本科学历2 人。针对部分课程缺乏校内师资的情况,邀请业界名家作为兼职教师授课。邀请国家一级美术师喻继高为客座教授,为《花鸟工笔画》授课等。学校还大力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徐州歌舞剧院汉韵情景剧《汉风飞扬》、江苏师范大学舞蹈诗剧《人民就是江山》等精品艺术作品进校园,为师生带来高层次的艺术体验。
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学校积极为教师搭建各类学习锻炼平台,选派教学骨干参加“202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年”、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大赛等,加强经验交流与能力提升。积极参与江苏省高校美育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申报的《音乐鉴赏》课程团队由叶鹏部长亲自挂帅,带领教师团队完成线上视频录制。
二、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打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以学校“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将学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与学校文化育人有机耦合,进一步浓郁校园文化氛围,完善由体艺部、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等共同参与的美育建设体系。
1.美化校园艺术空间布局,打造标杆艺术工坊。全面调研和规划校园空间布局,在已有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实训中心外,整体规划校园自然景观、公共区域石刻、美陈和艺术作品陈列,使校园本身成为师生审美体验的有效载体。此外,大力扶持校内的艺术工坊建设发展,近年来,“九里书院”“君子斋”“娉婷阁”等艺术工作坊已逐渐成为学校艺术普及教育的重要阵地,共开展艺术工作坊活动项目100多个,参与学生过万人次。
2.职能处室通力协作,融通第一二三课堂。学校凝聚团委、学工、教务等相关部门,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成龙配套,打造高质量的美育育人网络。在第一课堂的主渠道外,学校还以高质量的第二课堂艺术文化活动浸润思想。举办的博雅通识大讲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新生才艺大赛、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学校艺术氛围推向高潮。在艺术实践中,学校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以美育为切入,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非遗美育绽芳华”“红色墙绘献礼建党百年,青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手绘乡村 筑梦百年”等美育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鼓励学生们以艺术之美助力家乡发展,更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徐州非遗技艺,并在返乡后带领当地少数民族青少年共同学习、感受徐州的非遗文化,并从中体悟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关活动多次受到《中国青年报》《江苏教育》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学生从课堂到校园到社会,虽定位不同、各有侧重,但相互融合,使校内外资源有效整合,相向而行,共同发力,打造了浸润式立体艺术教育活动格局。
3.传承红色基因,以美育德筑牢精神家园。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以美育德柔性的育人作用。举办“百年党史 红色故事”第三届青年学习社红色故事宣讲比赛、“我把青春献给党”演讲大赛、“党旗下的青春之歌”音乐党课暨大学生合唱比赛、“百年史卷 心随影动”红色电影展播活动、“庆建党百年 迎浓情端午”主题活动、“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大学生演讲比赛、“弘扬传统文化 手工绘制扇面”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廉政文化海报设计大赛、礼赞百年华诞,传承红色经典七一艺术作品展、“青春向党 奋斗强国”百年献礼书画篆刻创作交流展等艺术活动200余场,有效利用优秀艺术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艺术活动为载体,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调,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红色革命文化,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
4.分层分类推进艺术赛事活动,营造浓厚艺术文化氛围。办好校、院两级艺术类社团,打造艺术文化精品,在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学生合唱团、民乐团社团等选送的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作品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校长风采奖6项,11人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共获省赛奖项34个,创我校在该赛事的历史最佳成绩。在第十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节之江苏省大学生新媒体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共计4项。在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推选展示活动中,我校报送作品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共计13个奖项。此外,学校还积极打造社团巡礼、社团风采展等示范平台,充分激活学生的艺术活力,提升师生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
三、保障艺术教育经费和设施投入,为艺术供给提供支撑
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艺术教育和演出活动专项投入,保障美育工作的正常运行,根据学校美育建设计划,逐年增加美育工作经费投入。2021年我校公共艺术教育经费15万元,主要用于课程建设、专家讲座、教师工作量及进修培训、艺术活动等;2021年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和大型艺术竞赛经费12万元,经费投入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另外积极争取企业资源,通过冠名赞助等形式筹措资金3-4万元,支持美育建设。
制定学校美育场地器材建设规划,加强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图书馆、琴房、画室、剧场、舞台、舞蹈房等场馆建设,建立美育器材补充机制,较好满足美育类课程和第二课堂教育活动需求,确保我校美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需进一步完善美育工作机制建设
目前,我校美育工作还未设立独立部门,因此整体艺术学科水平还有待提升,专职教师的配比还需进一步优化。针对这个问题,学校一方面将立足现实,充分融合各职能处室、二级学院的艺术教育资源,在校内实施“一院一品”工程,调动各二级学院美育活力;另一方面,高质量开展公共艺术课程教师的赋能工程,最大限度地提升现有师资质量。
2.需进一步改善艺术活动场地及加大美育经费投入
在美育工作中,有些艺术活动对于场地和经费的需求量较大,场地和经费的现状与理想状态是有差距的。我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艺术活动场所,虽然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建设规划已进入论证阶段,但现有的报告厅、阶梯教室也存在设备落后、场地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须进一步改造升级;目前学校在经费投入上已尽量满足美育的需求,但相对于活动需求仍有所欠缺,需加大支持力度。
3.需进一步加强美育创新改革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和5G时代的到来,艺术教育的线上教育水平也成为学校下一步美育工作的研究重点。作为“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我校还将继续深挖校本美育内涵,立足属地特色,打造独具工院品牌的美育教育体系。学校将坚持传统经典艺术的熏陶下,尝试艺术的新内容、新形式,找到创新的内容、方式、手段,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附:部分活动照片及报道
-7-